搜索量增长超10倍!空气消毒机迎来火热期,但你需要了解这些技术逻辑
2024-08-13

最近关于新冠的信息不绝于耳,各地陆续密集调整核酸政策,多地轨道交通也宣布不再查验核酸报告。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的是周边一个个新增的确诊数据,同时伴随着“今冬新冠与流感同流行”、“美国面临 10 年来最严重的流感”、“连花清瘟胶囊涨价超3倍”“多款感冒药卖断货”等新闻被火热讨论。

在这样的场景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尤其是对于有基础疾病或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体、年幼的儿童等,更需要做好日常防护与常态化消毒工作。

在淘宝上,近期,空气消毒机的搜索量急剧攀升,单天的数据统计显示,12 月 7 日与 11 月 7 日相比,搜索人数增长近 20 倍;而在成交额上,12 月 1 日至 7 日,七天内交易金额较之前一礼拜增长超 230 % 。热销背后,足见大家对于健康的重视;然而由于从众心理作祟,销量最高的却不一定是最适合的。

市场上常见到的空气消毒机技术主要有:紫外线、负离子、循环风等,这篇文章,我们从专业的角度对这些技术进行逐一阐述,并对优缺点进行分析。在实际选购时,要了解不同技术的优缺点,才能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找到一款真正对自己来说好用、管用且实用的产品。



01紫外线


消毒原理

在搞清楚紫外线的消毒原理前,我们先来回答一个常见问题,为什么紫外线能够消毒?

紫外线分为短波 UVC 、中波 UVB 和长波 UVA 三种波段。

长波 UVA 波段波长 320 - 420 nm ,它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多数的透明玻璃和塑料。因此太阳光中 98% 的 UVA 紫外线可以穿透云层到达地球。UVA 可以直接到达皮肤真皮层,破坏弹性和胶原纤维,这就是你为什么会被晒黑晒伤的原因了。

UVC 波段,波长为 200-275 nm ,又称短波紫外线。波长越短,单个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就很容易破坏生物体内的 DNA 或 RNA 。通常消毒杀菌用的紫外灯,波长在 253.7 nm,属于 UVC 波段,这就是紫外灯消毒的关键所在。



优势

作为空气消毒的装置,紫外灯的使用简单、便捷,价格低廉,同时没有耗材。


缺点

1)不建议与人共处

就像前面所说,因为短波紫外线具备很强大的“杀伤性”,因此在工作中无法分清是人类还是病毒。所以市场上凡是直接进行照射的紫外灯消毒设备,都是不建议与人共处的。如果不小心接触了会有什么后果?短期接触会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接触则会导致皮肤癌,同时对眼睛也有很大的伤害。试想一下:如果家里有对紫外线知识不甚了解的老人,或者是好奇宝宝呢?事实上因为操作失误而被紫外线灼伤的案例也屡被新闻报道[3]。

在大自然中,地球为了保护人类,也不会给太阳光中的短波紫外线抵达地球的机会,阳光中所含的短波紫外线几乎完全被臭氧层吸收。

2)穿透能力弱

也许你会认为短波紫外线抵达不了地球是因为厚厚的臭氧层,其实不然,是因为它本身的穿透能力也实在太弱。弱到很多时候连一张纸都无法穿过,甚至漂浮的灰尘和水雾,都能影响其工作。因此,紫外灯消毒一般用于开阔的、无遮挡物的空间。然而在实际生活,这样供紫外线消毒的理想环境几乎不存在,比如有很多柜子和遮挡的房间,直接可以被紫外线覆盖到的空间就相当有限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紫外线消毒设备,会和除螨仪等这种表面直接接触的设备联动,而不太常用直接直射空气的办法消毒。

3)对消毒时长有要求

市场上有种声音,说紫外线消毒只需0.3秒就足够。这可信吗?

其实在 11 月 29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视的记者就公开提问了这一问题。对此疾控中心的专家做出了明确回答,表示常见的紫外灯消毒通常要半小时,时间太短恐难以起到消毒作用。

4)消毒效果无法维持

紫外线消毒,有研究表明,随着消毒结束后人员重新进入场所活动,在 1~2h 内空气中的菌落数量即会恢复至消毒前水平,因此消毒效果维持时间有限。

当然了,技术是为生活服务的,因为不能与人共处,紫外线消毒能够应用的场合较为有限,在市场上,能够与人共处的空气消毒机成为更多人们的选择。



02循环风消毒设备


消毒原理

常见的号称能消毒的循环风消毒设备有两种:

1)传统的空气净化器

2)内置紫外灯、等离子体发生器等模块的循环风消毒设备

第一类,先说结论,传统的空气净化器≠空气消毒机。

空气净化器,实现的是过滤,仅能将病原体拦截,但不能杀灭,并且对粉尘等污染物同样起到拦截作用。如果一段时间忘记换滤网,滤网就很容易滋生,变成一个大号的“细菌培养皿”。

第二类:内置消毒装置的循环风设备

这类设备都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机身内装有滤网和杀菌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将室内的空气吸入机器内部,再将消毒后的空气排出,通过风机的运转让空气实现循环,以达到杀菌的目的。



优势

跟紫外线不同,循环风消毒设备最大的优势是能人机共处。


缺点

1)循环风消毒设备,有一个先天的BUG:被动式消毒。

什么叫做被动式消毒?举个形象的例子:

如果将消毒因子比作“警察”,病原体比作“小偷”,“被动式”内置的消毒装置就像一个原地不动的“警察”,这个时候空间内有无数个“小偷”,他只抓经过他面前的;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主动式”消毒,“主动式”是向空间内主动释放消毒因子,就像空间内有无数个“警察”,他们随时随地恪守使命,处于对“小偷”的抓捕行动上。

2)一定程度上加速病毒传播

在医院的发热门诊、CT 检查室、儿科门诊等较多病毒存在的地方,是不适合用循环风系统进行消毒的。早在非典时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性非典肺炎医院感染的技术指南中即已明确,医院内禁止采用有循环回风的空气系统,就是为了规避由于人为制造的空气循环而带来的病原体气溶胶加速扩散传播的风险。



03负离子

消毒原理

负离子发生器一般用于空气净化领域,能使空气中烟尘、病菌、胞子、花粉、毛屑等微粒带电,再被吸附去除。负离子与病原体结合后,会使病原体表面部分蛋白质电荷性质以及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病原体能量的转移,导致的活性下降。



优势

负离子技术既能解决紫外灯难以与人共处的问题,同时跟循环风系统不同,它是“主动式消毒”技术的一种。

负离子空气消毒机是一种利用自身产生的负离子,主动去出击捕捉的有害物质,对空气进行净化、除尘、除味、灭菌的环境优化电器,其与传统的空气净化机的不同之处是以负离子作为作用因子,主动出击捕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从原理上来说,负离子是一种抑制病原体活性的手段,其杀菌功能有一定局限性。


缺点

活性离子数量不足,消毒效果有限。

负离子有一定净化作用,但是只有负离子是远远达不到消毒的功能,最多就算是个净化功能。

这里我们来做一个数量对比:



 


新的消毒技术能否主动式消毒?能否与人共处?能否高效消毒?并满足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此为方向,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团队及科研院校已相继开展了极具探索意义的前瞻性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其中以斯坦福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 ElectroPeroTM 电化学专利技术为代表,也是配盾系列消毒产品的技术基础,是市面上首款只需用水即可实现高效消毒的新技术。




ElectroPeroTM 电化学专利技术诞生于斯坦福大学Jaramillo实验室,是清越科技 PeroPure 创始人陈志华博士与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丹麦科技大学教授、以及十多位斯坦福大学化学化工博士多年研发的成果。阐释该技术的论文被英国皇家科学院期刊《Reaction Chemistry&Engineering》评选为年度最佳论文。在今年十月份,Jaramillo 实验室还获得了比尔盖茨的访问和赞誉。


 ElectroPeroTM 专利技术消毒原理 

该技术利用电化学氧化还原法,直接使空气和水实时制备可控浓度的过氧化氢消毒液,通过雾化气溶胶扩散的方式快速捕获环境中的致病性病毒和细菌,对病原体的蛋白质和膜脂质造成损伤,达到高效灭活和破坏病原体的目的。同时可分解处理环境中的甲醛、TVOC、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配盾产品独家搭载 ElectroPeroTM 电化学专利模块,在消毒工作时,可实现四大优势:

1)无需耗材

通电后只需加水,即可转化为可控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2)人机共处

ElectroPeroTM 专利技术可稳定控制过氧化氢的浓度,该浓度能够高效实现消毒工作且对人体安全。消毒因子自分解后只生成水和氧气,绿色环保。满足 24 小时无间断的健康呼吸守护。




3)高效广谱

配盾产品对新冠病毒中毒力最强的 SARS-CoV-2 Delta 毒株的杀灭率超过 99% 。对环境中的流感病毒、白色葡萄球菌、空气中的自然菌、大肠杆菌等均具有高效的消杀效果。同时能快速高效分解空气中的甲醛、TVOC、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4)主动消毒

采用超微雾化技术,将低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雾化为直径为 5 μm 的消毒因子颗粒,从而覆盖整个空间,主动出击,实时构建防护屏障,阻断致病性病毒和细菌的传播途径。



因为拥有这些独特的消毒优势,配盾的系列产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诸多场景:

在家庭空间守护家人的呼吸健康;

在办公室这样的较密闭且人员密集的场所,帮助降低流感等呼吸疾病的传播风险;

在人员流动比较频繁,需要实时消毒防护的政务大厅、银行网点等,第一时间做好消毒工作;

在学校教室、青少年宫等,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在出租车和网约车上,守护司乘的健康呼吸,让出行更安心;

……

有「配盾」的地方,就是安全空间。